司法拘留最多可以拘留几次
2018-10-26
司法拘留,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如果问债权人最怕什么,我想,那一定是老赖。在债务纠纷中,遇到老赖,对债权人来讲,是十分头痛的事情。老赖身上没有标签,在借钱的那一刻,并不知晓是老赖,但在要钱的时候,就面目全露,迅速完成了从“孙子到爷爷的”转变。债权人为了讨回债款,哀求,哭穷,威逼、利诱···都无济于事,更有资深老赖打起“太极”或者干脆“失踪”,让债权人苦不堪言。迫不得已,最后只能一张状文,将老赖诉讼与法庭。法庭之上,证据确凿,老赖无处遁形,判立决定,限老赖XX日之内归还欠款”,债权人一片欣喜,老赖一脸漠然。债权人暗自窃喜,如释重负,然而,眼看还款期限已到,账户认未收到入款通知,仔细一查,原来老赖根本没还款。大怒之下,债权人再度将老赖告上法庭。
老赖过街,人人喊打。公然违抗法庭判决不执行,不拘留不足以惩罚其嚣张,随即对老赖进行拘留。《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拘留时间上,也做出了相应规定,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一般民事案件一年只拘留一次,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有新的情节,就没有次数限制,一旦掌握充分的证据,便可以追究不执行裁定罪,最高可达到三致七年判刑。
一般的老赖在拘留之后,会遵守法律还款债权人,但一些资深老赖,却劣性不改顽抗到底,法庭也判了,人也拘留了,但就是不还钱。仗着司法惯例,认为同一行为,法律上一般只给予一次司法拘留,因此更加猖狂。对于这种情况,债权人也不需要感到束手无策,对此法律的公正,足以保护每名债权人的权益。老赖再赖,终究会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代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判决,在原案情的基础上,法院一般只拘留一次,拘留时限为15日以内,但是对于恶意的多次拒不执行法律判决文书的,可以由民事诉讼转为刑事诉讼,在刑法上追究老赖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因此,债权人在摊上老赖了,完全应该更有底气,不虚老赖。在私人侦探领域,谋动调查对于老赖,更是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很多债权人解决了大难题。相信,在法律、私家侦探的多重监管下,债权人的利益会得到最大程度保障,而老赖,注定将寸步难行。
相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