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决书的种类及格式
2015-10-26民事判决书是在民事诉讼完成后法院对诉讼结果做出的法律宣判,是裁定法律的规范性文件。对于我国普通民众来说,民事判决书直接代表了法律的正义和威信,是我国法律实践最基础和最关乎民生的一种方式。民事判决书所代表的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来行驶审判权,更是代表国家法律对民事间的诉讼纠纷进行司法处理,如果民事判决书的判定不符合我国法律要求,将可能导致较大的司法纠纷,而如果民事判决书的书写未按照规范进行,则直接损害了我国司法机构的形象和地位,对于我国法制普及有非常大的损害。
民事判决书的种类
怎么写好民事判决书
民事判决书是指对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所做出的书面决定。同其它法律文书相似的是民事判决书也分为首部、正文等结构,分别对其内容进行规范。民事判决一般由四部分构成:1、首部,写明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案由;2、主文,是民事判决书的核心,要求对该案所涉及的事实和证据作明确的概述,特别是法院查明的事实要写清楚;3、判决结果,即法院根据什么决定原告的请求是否应予支持,哪些支持,哪些不予支持要写清楚;4、尾部,写明审判庭的组成、人民法院名称等内容。在具体内容上,应讲求行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语言尽量精炼和明了,能够代表司法的权威,同时直接明了地说明判决内容。
另外,如果是二审判决书的话,则需要写明为何改变或者是维持其原判的理由,并根据法律的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民事判决书的种类
从内容上来看,民事判决书有一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二审程序的判决书、审判监督程序的民事判决书和特别程序的民事判决书等几种类型,其分别从审判级别和程序来进行的,代表是法院对民事诉讼案件的司法判定。
第一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也被称为称一审民事判决书,一般为初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结果,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来行驶审判权,对其受理的民事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审理完成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就具体的案件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性处理决定。
而第二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则一般是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判决而提出的上诉来进行审判的结果。中级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第二审程序后,根据法律规范要求做出维持或者是改变第一审判决的书面性决定。审判监督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亦称再审民事判决书,这不同于一审和二审判决,它是人民法院对本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和调解协议,发现确有错误,或者根据当事人符合法定条件的再申请,或者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后,就诉讼那个当事人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做出重新确认处理的书面决定。也就是说,从通俗意义上来讲,审判监督程序的民事判决书就是一个司法机关内部纠错的程序,当然当事人可以向其提出要求。
怎么写好民事判决书
民事判决书是指对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所做出的书面决定。同其它法律文书相似的是民事判决书也分为首部、正文等结构,分别对其内容进行规范。民事判决一般由四部分构成:1、首部,写明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案由;2、主文,是民事判决书的核心,要求对该案所涉及的事实和证据作明确的概述,特别是法院查明的事实要写清楚;3、判决结果,即法院根据什么决定原告的请求是否应予支持,哪些支持,哪些不予支持要写清楚;4、尾部,写明审判庭的组成、人民法院名称等内容。在具体内容上,应讲求行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语言尽量精炼和明了,能够代表司法的权威,同时直接明了地说明判决内容。
另外,如果是二审判决书的话,则需要写明为何改变或者是维持其原判的理由,并根据法律的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相关思想